贴牌可能导致感应洁具品质整体下降
贴牌在国内企业之中可以说是很常见,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感应洁具产品良莠不齐,感应洁具产品的整体品质下降,也成了卫浴企业发展的一道硬伤。
2月6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说,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2012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在这关键一年中,作为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开局不利,出现双双下降的情况。
出口下降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打击都不算小,在感应洁具领域同样也深受其害。出口的下降除了造成一部分以出口为导向的卫浴贴牌企业倒闭破产外,也迫使大量出口型企业转向“内贴”。然而,国内的卫浴贴牌企业已经“仓满为患”,产能本已极具过剩,这些出口转内贴的卫浴企业加入,更使本已混乱不堪的卫浴贴牌市场更加鱼龙混杂,并可能导致未来数年内国内卫浴品质的集体下滑。而目前国内卫浴企业盲目追求产品多元化的趋势,配套贴牌在所难免,其结果必将使得卫浴产品品质红灯亮起。行业逐渐进入不可避免的“病态”,其原有如何,结果又如何?
贴牌导致卫浴品质整体下滑
此外,全球经济的低迷,欧债危机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国际市场对感应洁具的需求进一步萎缩,这也是导致出口难的一大病因。我们从去年各类建材卫浴展会上就可看出端倪,去年的上海五金展、广州厨卫展、佛山陶博会和香港建筑装饰五金展上的众多参展商、经销商和主办方,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都能从展会中体会到丝丝寒意。许多以外贸出口为主打业务的品牌,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等不安全因素,以及汇率变化、出口壁垒、反倾销袭扰的无奈,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
产能过剩,竞争同质化激烈
随着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给感应洁具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众多感应洁具企业产能过剩现象非常严重。最近,据不完全统计:卫浴业产能过剩量或达6000万台。
有媒体粗略给卫浴行业的供求算了一笔账:从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近十年中,我国总共新建城市住房近7000万套,农民每年新建住房约9000多万户。由此推算,中国每年新建城 市住房约700万套,农民每年建房约900万户。如果城市住房按每套2个马桶,农民建房按每户2个马桶计算(其实不到50%使用了冲水陶瓷马桶),中国每年马桶的市场需求量应为3200万台。从各产业基地调查的情况看,中国陶瓷冲水马桶的产能每年已超过了1.2亿台,实际产量在6500万台以上,外销约3000万台,如果内销按3200万台计算的话,中国厂商每年的库存量300万台,行业产能的过剩量将达6000万台,这也是卫浴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以五金龙头花洒及挂件为主的外销卫浴产品中,五金卫浴产品产能过剩也同样惊人。这么大的产能在原先的外销中消化了很大一部分,如果外销企业在把外销的这部分产品转为内销,那内销市场的饱和度将不断膨胀,同质化竞争必然加剧。
贴牌品质无保障,企业盲目扩张追求产品多元化
如果说去年卫浴产品的多元化布局是大企业大品牌谋求发展的规划,那么今年的形势便是众多大中小品牌一齐迈向产品多元化、综合化,某知名行业媒体人如是说。然而,大小品牌都要走向全系列的产品配套,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笔者在各个产区的走访中发现,众多实力较强的,以五金为代表的大中卫浴企业开始上浴室柜、淋浴房、陶瓷生产线,而以陶瓷为代表的企业同样开始上浴室柜、淋浴房、五金生产线。而更多的中小卫浴企业为了谋求产品综合化,不断寻找不同系列产品的贴牌厂家。不管是大型卫浴企业还是中小型卫浴企业一齐走向整体卫浴的步伐,一时间,卫浴行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卫浴行业新时代的到来。据业内知名人士分析,整个卫浴行业在接下去的几年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优质供应商也将越来越少,民族品牌也将会越来越弱化,更谈不上崛起。
原因为何?一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卫浴行业催生了大量的贴牌企业;其次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众多企业认为一定要走多元化产品道路才能做大做强品牌。因此,“全民贴牌”的现象便油然而生。
何为贴牌(所谓的代工,OEM)?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为,贴牌是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我下订单你生产,然后贴我的品牌,就是我的产品。
真正意义上的贴牌加工即商家自己不生产产品,而是委托其他生产企业生产,而品牌是自己的。委托贴牌的企业负责研发、设计、市场开发以及产品的管控监督和验收。
而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委托贴牌则是把研发和设计全权交给贴牌企业,产品管控和监督更是无从谈起,这势必造成产品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缺陷。这对于中小品牌来说危害不够大,然而对于大品牌来说,产品质量的管控不到位,往往会给品牌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质量无法管控,中小品牌做大便无从谈起,而对于大品牌来说,品牌最终也将毁于一旦。